现代设施种植建设专项实施方案

2023-09-18 新闻资讯

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着眼推进现代设施种植高质量发展,以统筹强化粮食与“菜篮子”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目标,以稳定蔬菜产能、提高生产效能、调优生产结构为导向,以传统优势产区老旧设施改造、非耕地现代设施种植开发、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域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建设为重点任务,加快实施一批现代设施种植重点项目,优化产业布局,完善设施装备,增强抗风险能力,构建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匹配的现代设施种植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二、目标任务。到2025年,重点建成250个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园区、100个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100万亩老旧设施整县改造、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15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达到50%,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640.jpg




一、实施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


1、建设目标:在西北地区合理利用戈壁荒地发展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建设300个千亩以上戈壁设施种植园区;在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充分利用盐碱地发展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建设200个千亩以上盐碱地设施种植园区。探索推广一批成熟的非耕地现代设施种植技术装备集成应用方案和市场化开发运营模式,带动全国利用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种植面积新增100万亩以上。


2、重点建设任务:在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在戈壁盐碱地设施种植园区以蔬菜园艺作物为主要生产对象,利用高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采取基质栽培技术和高效节水技术,运用企业化园区式管理模式,开展非耕地设施种植开发,突出建设以下内容。


○ 推进园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开发。

○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生产设施。

○ 完善生产配套设施。

○ 建设标准化基质厂。


○ 信息化与智能作业装备。配套环境和作物长势等信息采集设备,配置自动通风、电动卷帘、二氧化碳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管控硬件、小型作业装备与智能调控系统,提升设施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二、建设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


1、建设目标:围绕增强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能力,重点在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全国大中城市郊区及周边区域,结合资源禀赋和城市消费需求,建设200个百亩以上的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累计建设2万亩以上,统筹推动老旧设施改造、高端设施提升、产业链配套,带动大中城市蔬菜自给水平提升。


2、重点建设任务:鼓励大中城市现代设施农业连片组团式、园区化开发,建设规模连片的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向园区集中、科技要素向园区集聚,探索推广一批国内外领先的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示范带动全国设施种植提档升级。


○ 突出高端先进生产设施示范带动。


 完善提升园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


○ 培育融合发展的设施农业新业态。


3、建设布局: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主要布局在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郊区及其周边。其中,36个大中城市各建设2〜4个园区,其他大中城市各建设1〜2个园区。


640 (1).jpg



三、推动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


1、建设目标:在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整县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重点完成改造提升20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改造100万亩、塑料棚改造100万亩,促进信息化和设施化融合,推动设施结构与环境控制设备向大型化、宜机化、智能化转型,示范带动各地加快设施改造升级。


2、重点建设任务:整县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推广不同区域设施改造技术模式。


 推进标准化温室设施建设。

○ 加快老旧设施结构改造。

○ 信息化与智能化改造。


3、建设布局: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主要布局在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等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聚焦设施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山东、江苏等20个重点省,兼顾其他省份,选择设施种植大县开展项目建设。


四、建设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中心


1、建设目标: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优势区域,建设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提高水稻集中育秧服务能力,带动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助力提产增效。


2、重点建设任务: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的集约化育苗中心,涵盖集约化育苗生产设施、自动化育苗装备、温室大棚环境精准调控设备等。配置室外气象站、室内环境传感器、种苗长势视频监控系统等数据采集设备,配置补光、电动开窗、电动卷帘、二氧化碳施肥等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温室大棚保温、降温、补光、遮光等环控措施自动调控运行


3、建设布局:早稻集中育秧中心主要布局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10个双季稻生产省份。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主要布局在蔬菜播种面积千万亩以上的山东、河南等16个蔬菜大省和10个设施蔬菜重点省。


640 (2).jpg




一、强化协调推动;二、强化政策支持;三、强化科技支撑;四、强化指导服务;五、强化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