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中,供销社就是一个百宝库,里面的东西包罗万象,什么都有卖的。
供销社对于70年代前的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都和供销社打过交道,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吃穿用度。供销社对于70年代之前的人来说,应该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终生难忘。
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在刚刚开完的二十大会中已经明确了方针,乡村振兴战略乃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我们必须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2019年2月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就印发《村级基层社建设指南》(试行本),指导全系统有效地开展村级供销社的建设。《指南》是根据中发11号(2015)文件精神提出:“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供销合作社,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供销社从盛极一时到淡出人们视野,再到近两年重新繁荣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1、可以保证农村市场,对于农民来说有两个好处:其一、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不顾农民的辛苦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导致农民损失惨重,如果供销社可以切入农资的销售,起码可以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其二、当下农资成本已经成为农民种地中成本最大的一部分,基本在60%以上,如果供销社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出售农资,对于降低农民的种地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有重要的意义。
2、可以稳定农村市场。”猪肉和粮食的正常供应,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几年随着资本在各个领域的渗入,已经对我国的粮价和肉价产生了影响。借助供销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猪肉和粮食供应对于防止资本控制我国农业和畜牧业有重要意义。
3、可以促进农村市场。近几年,网络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农民的农产品卖不上价,消费者却要吃高价农产品。如果重启供销系统,那么就可以做到产销对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直供供销社,供销社再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样可以减去大量的中间环节。对于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平抑价格意义非凡。
4、可以保供农村市场。这几年不知道什么原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了很多,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都是一个挑战,如果供销系统能够跟上,发生自然灾害后可以第一时间满足生活物资的供应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是“供”和“销”,流通顺畅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职责。因此,供销合作社应聚焦自己的主责主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功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尽快构建完成。
目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受到一些体制性、制度性约束,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注重公平优先,市场侧重效率优先,而供销合作社兼顾公平与效率,可以作为桥梁和纽带,把政府与市场有机链接起来的同时,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联合合作优势,整合各类市场资源,规划好覆盖全国、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以消解农产品流通产业链长、流通环节多、上下游高度分散等弊端带来的流通风险。
另外,依托诸多类型的平台建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内上中下游的供需和流通的联动机制,并借助数字经济为该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如今的供销社,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一个个小商店、物资供应点,而是“实体店+网上服务”的立体模式,从农资、土地、金融、营销等多角度全面介入了乡村振兴。